
朴原国翠 “筑”力碳中和 建成绿色低碳建筑的“秘技”
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三大领域之一,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实现“碳中和”目标,既要保证城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又要统筹实现降碳减排,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业节能减排的重点方向,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计绿色建筑面积达到了66.45亿平方米。
打造绿色建筑,需要主、被动式节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低碳建筑技术,发展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采用绿色、低碳、轻质的建筑材料,再通过绿色环保的施工工艺,降低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所产生的碳排放。
高性能围护结构就像给房子穿上一层厚厚的棉衣,适宜的建筑体型系数和采用无冷热桥设计能够降低建筑与外界环境的能量交换,保持我们的住宅冬暖夏凉降低建筑的空调、采暖负荷,进而减少建筑的能耗。
门窗是实现建筑实现低碳的关键,通过门窗流失的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50%,在绿色建筑建造过程中选择使用高效节能的中空玻璃门窗,能够有效减降低建筑能耗,为了一扇窗、建了一座厂,重资引进德国生产线,创建德鲁森科门窗品牌,如果把现有建筑和新增建筑全部换成节能门窗,每年将节约标煤5.16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3.5亿吨。
高能效的空调设备和新风热回收系统,仅需极低的额外能耗就可以维持我们的家中长期处于恒温、恒湿、恒氧的健康舒适环境
应用可再生能源也是建筑实现低碳的有效途径,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节能措施,增加对可再生资源的应用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需求。
还有分布式光伏、配置光电玻璃等方式,以及开展绿电、碳汇交易为建筑用能“开源”。
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也可以实现建筑降碳,我国现有超过6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大部分为普通建筑。
对既有建筑进行维修改造,既提高了建筑能耗运行水平又可以大幅度降低建材的用量,从而也就减少建材生产过程的碳排放为建筑降碳“节流”。
如此一系列技术的应用在打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同时,也让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实现了低碳节能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在发展绿色事业的道路上,朴原国翠也将持续通过绿色技术和方式,提升建筑的功能和服务水平,希望更多房地产建筑业同仁参与进来,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