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纳入"强制性"轨道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公告,对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方案设计作出明确规定。《规范》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
“全文强制性”规范,建筑节能迎新发展
《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须严格执行。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定,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设计,施工、调试及验收,运行管理等7章节。
《规范》着重提出,建筑节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化石能源消耗量。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75%;除严寒和寒冷地区外,其他气候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65%;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72%。
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必须执行本规范。《规范》要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案和初步设计文件应包含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碳排放分析报告。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明确建筑节能措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
强化规范,地源热泵迈向高质量发展
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空调冷热源系统,已纳入到建筑节能规范管理体系中。《规范》指出,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并应对浅层或中深层地热能资源进行勘察,确定地源热泵系统实施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当浅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5000m2时,应进行现场岩土热响应试验。
浅层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应进行所负担建筑物全年动态负荷及吸、排热量计算,最小计算周期不应小于1年。建筑面积50000m2以上大规模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进行10年以上地源侧热平衡计算。
《规范》还对浅层地埋管换热系统的安装作出明确规定。一是地埋管与环路集管连接应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连接应严密且牢固;二是坚直地埋管换热器的U形弯管接头应选用定型产品;三是竖直地埋管换热器U形管的开口端部应密封保护;四是回填应密实;五是地埋管换热系统水压试验应合格。
如今,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发酵,拉尼娜气候现象更是让能源供需问题加剧恶化。这一切现象表明,亟需全球全社会重点推动绿色发展,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特别是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6.7%,推动绿色节能建筑发展,迫在眉睫。
朴原国翠团队早在2006年就将地源热泵技术、天棚盘管(毛细管)系统、全置换新风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融入到商住中,经过多年发展,打造了一套舒适、健康、智慧、节能的“朴原国翠宜居系统”,并获得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目前,朴原国翠公司是集研发设计、技术集成、设备供应、施工安装、管理维护全周期服务高科技企业。拥有国内顶尖的研发设计团队、从业十五年以上的专业施工安装团队、务实高效的售后服务团队。
推广绿色建筑科技宜居生态社区是朴原国翠公司的初心和使命,欢迎广大房地产开发企业与我们一起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为国家早日实现碳中和宏伟目标贡献绵薄之力!
在线留言